太平洋岛国论坛
太平洋岛国论坛
【成立日期】 1971年8月5~7日,斐济、萨摩亚、汤加、瑙鲁、库克群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惠灵顿召开南太平洋七方会议,正式成立“南太平洋论坛”,并决定此后每年召开一次会议。2000年10月,论坛更名为“太平洋岛国论坛”。
【宗 旨】 加强论坛成员间在贸易、经济发展、航空、海运、电讯、能源、旅游、教育等领域及其他共同关心问题上的合作和协调。近年来,论坛加强了在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对外政策协调与区域合作。
【成 员】17个成员: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萨摩亚、汤加、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所罗门群岛、瑙鲁、图瓦卢、马绍尔群岛、帕劳、库克群岛、纽埃、法属波利尼西亚、法属新喀里多尼亚。2021年2月,帕劳、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5国宣布退出论坛,启动为期1年的过渡期。2022年2月,5国宣布暂缓退出。2022年7月,除基里巴斯外,17个成员国签署《苏瓦协定》,一致同意维护论坛团结。
2个联系成员:托克劳、瓦利斯和富图纳。11个特别观察员:英联邦、联合国、亚洲开发银行、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世界银行、非加太集团、美属萨摩亚、关岛、北马里亚纳自由联邦、东帝汶、国际移民组织。
【主要负责人】 秘书长亨利·普那(Henry Puna,库克群岛人),2021年2月当选。副秘书长菲力蒙·马诺尼(Filimon Manoni,马绍尔群岛人)。
【总 部】 论坛秘书处设在斐济首都苏瓦。网址:www.forumsec.org.fj。
【出版物】 《秘书处年度报告》(Pacific Islands Forum Secretaritat Annual Report);《论坛述评》(Forum Review),月刊。均为英文。
【组织机构】 1972年建立常设机构——南太经济合作局(SPEC),1988年改称“南太论坛秘书处”。设论坛秘书长,由论坛成员国政府代表投票产生,对论坛成员国负责;设副秘书长,系合同聘用,协助秘书长工作。下设政治、国际和法律事务司、贸易和投资司、发展和经济政策司、协同服务司(行政),各司设司长。论坛秘书处总部共有约120名官员和职工。在悉尼、奥克兰设有贸易与投资专员署,在东京设有太平洋岛屿中心,2002年在北京开设驻华贸易代表处(2012年更名为“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贸易与投资专员署”),2003年底在日内瓦设立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处。
论坛秘书处财政预算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各支付1/3,其余部分由其他岛国成员分摊。目前向秘书处提供捐助的国家、地区和组织有: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法国、法属波利尼西亚、德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英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论坛秘书处和8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组成太平洋地区组织理事会(CROP),由论坛秘书长担任主席。这8个组织为:论坛渔业局(FFA)、斐济医学院(FSchM)、太平洋岛屿发展署(PIDP)、太平洋电能协会(PPA)、太平洋区域环境规划署(SPREP)、太平洋共同体秘书处(SPC)、南太平洋旅游组织(SPTO)、南太平洋大学(USP)。2004年太平洋岛国论坛首脑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对地区组织进行机构重组。2006年,论坛首脑会议审议通过了《改革地区机制框架报告》,为地区组织机构重组描绘了“路线图”。根据论坛有关决议和《报告》,地区组织将整合为3大类,分别是政治政策类、技术服务类和教育培训类。
【主要活动】 论坛首脑会议:论坛一般每年召开一次政府首脑会议,在各成员国或地区轮流举行。迄今,已举行了51届论坛领导人会议(1972年召开了两次)。2021年2月,论坛领导人以视频方式举行特别会议。2021年8月,论坛以视频方式举行领导人特别峰会。2022年7月,第51届论坛领导人会议在斐济举行。
论坛会后对话会:从1989年起,论坛决定邀请中、美、英、法、日和加拿大等国出席论坛首脑会议后的对话会议。1991~2007年,论坛先后接纳欧盟、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意大利为对话伙伴。2013年,接纳古巴为对话伙伴。2014年接纳土耳其、西班牙为对话伙伴。2016年接纳德国为对话伙伴。2021年接纳新加坡、智利、挪威为对话伙伴。目前,论坛共有21个对话伙伴,迄今已举行31次对话会议。
论坛外交部长会议:为协调并解决成员国共同关心的政治问题,首脑会议不定期授权论坛成员国外长就特定议题召开会议。第46届论坛首脑会决定,自2016年起,论坛将每年在首脑会议前召开外长会议。
论坛经济部长会议:为协调和支持各成员的经济改革,从1997年起,论坛每年在首脑会议前召开经济部长会议。
论坛贸易部长会议:为协调和推动地区贸易自由化,从1999年起,论坛每年在首脑会议前召开贸易部长会议。
论坛与日本领导人会议由日本倡议和推动,始于1997年,每三年举办一次,旨在密切日本与论坛国家关系。2009年5月,在日本冲绳举行了第五届会议,日本承诺3年内向岛国提供500亿日元援助,为岛国培训人员并开展人员交流。会议并决定设立“太平洋环境共同体”以共同应对面临的环境问题。2012年5月,在日本冲绳举行了第六届会议,发表共同宣言,强调日本和岛国将加强在减灾、环境和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人员交流以及海洋安全等五大领域合作。日本承诺3年内向岛国提供5亿美元援助。2015年5月,在日本福岛举行第七届会议,讨论了防灾减灾、气候及环境变化、人文交流、可持续发展和海洋事务等议题,发表《福岛磐城宣言》。日本宣布未来3年向岛国提供至少550亿日元(约4.53亿美元)援助。2018年5月,在日本福岛举行第八届会议,重点讨论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海洋保护等议题,发表领导人联合宣言。2021年7月,第九届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
论坛自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时起即为其观察员。1994年起,论坛成为联合国观察员。
中国同太平洋岛国论坛的关系
1988年2月,中国驻斐济大使徐明远应邀参加论坛地区机构协调委员会在苏瓦召开的关于建立对话关系的讨论会。1990年起,中国连续31次派政府代表出席对话会,加强了中国同论坛及其成员国的合作关系。
我同论坛秘书处保持频繁往来。论坛秘书长亨利·纳萨利(1991年4月)、耶雷米亚·塔巴伊(1992年9月)、诺埃尔·莱维(1999年5月、2002年9月)、格雷戈里·厄尔文(2006年8月)、图伊洛马·内洛尼·斯莱德(2013年6月、11月)、泰勒(2017年3月)曾访华。2021年10月和2022年5月,论坛秘书长普那出席首次和第二次中国—太平洋岛国外长会。2022年5月,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访问斐济期间会见论坛秘书长普那。
2000年10月,中国政府捐资设立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合作基金,用于促进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内的合作。基金设立后,已先后资助了论坛驻华贸易代表处、投资局长年会、论坛秘书处信息存储系统更换、论坛进口管理等项目。
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全文)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2021年10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同大家以视频方式相聚昆明,共同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昆明大会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蒙上阴影,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更大挑战。面对恢复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帮助和支持。我们要加强团结、共克时艰,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构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时代。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要携手同行,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第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山水林田湖草沙进行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第二,以绿色转型为驱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我们要加强绿色国际合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第三,以人民福祉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心系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等多面共赢,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以国际法为基础,维护公平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有效遵守和实施国际规则,不能合则用、不合则弃。设立新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该兼顾雄心和务实平衡,使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
各位同事!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在此,我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方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
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各位同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